首页 >  专栏 >  节水型社会建设  >  正文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多举措探索分质供水

时间:2023-09-22 来源:上海市水务局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范围内用水单位众多,其中包含部分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自有产权建筑,其余均为非股份公司自有产权建筑(约250个),做好节水工作是其节能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途径替代优质自来水,实现减排降支双赢

为将航空运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浦东机场建设了体量可观的除涝系统。主要蓄洪设施有8座飞行区雨水调蓄池(总蓄水容量50万m3)、环绕浦东机场长达43km的人工河(最低蓄水容量300万m3)以及面积150平方米的人工湖(最低蓄水容量270万m3)。以上三大蓄洪设施彼此连通,共同担负着浦东机场400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雨水调蓄、输送、排海重任。在此基础上,浦东机场先后于2008年和2019年修建了北区、南区两座泵站,将再生水应用于景观河水质维持水、能源中心冷却水、绿化及道路冲洗水、T3航站楼及配套施工用水等方面。

在国内机场行业中,浦东机场率先将中水应用引入旅客候机区域,建设了第三套分质供水管道,主要用于卫星厅洗手间冲洗,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自来水消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截至目前,南北2座水处理泵站的日供水规模达7000m3,年替代自来水量达200万m3以上,分质供水举措为机场累计节约水费开支1000多万元。

为保证分质供水水质并节约资源,浦东机场的设备间在每天夜间电网负荷的用电低谷时段开启,进行水处理。目前,浦东机场正在研究通过改造T2航站楼、3个能源中心冷却水的既有管网,让分质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持续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制度先行,保障智慧节水

浦东机场已完成T1、T2航站楼、机场内49栋自有建筑、卫星厅(包含3#能源中心)的水平衡测试并备案。多幢建筑单体完成节水型载体创建。机场地区采用大口径水表远程抄表及部分人工抄表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通过引进管网运维系统,对管网和阀门的地理信息进行在线管理、快速定位,并可以模拟阀门开关后的管道通水情况,节省抢修时间。机场机械水表更换为高量程比远传水表424台,并且定期对区域管网进行巡检,查漏修漏,节约水量约840m3/d。目前,卫星厅已实施智慧水务与水表远抄平台数据互通,未来将进一步实现用水数据与水务设备系统运行的融合,完善智慧水务系统的构建,对节水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