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文化 >  文化 >  正文

珍惜和爱护生命之源

时间:2021-04-16 来源:科普时报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印度的“四大”地水火风之中都有水。古罗马诗人卢克利西主张“万物皆由水中养”,中国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也相信“水为万化之源”。《天方夜谭》里的国王曾强迫数万名奴隶在阿拉伯沙漠中开凿运河来恢复沙漠的生机,虽然这是杜撰出来的故事,但在阿拉伯人们心中一直流传着“那里没有水,那里的土地便没有用”的谚语。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华夏始氏族源于西北,由于长年干旱,不得不迁徙到黄河流域,当初人们以鱼虾为食,辅以不多的兽类,然后开始种植粮食和养殖禽畜,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正因为水与人们须臾不可离,所以天文学家在推测某一个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的时候,总是首先推测那里有没有水。

bdupload/image/202104/1618541300508852960.png

历史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万年的演变,到如今,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现代化工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对水环境和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需求量的增加、水质的污染以及对水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水环境的严重恶化,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福祉。据报道,全世界已有超过10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其基本需求。中国也是一个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中国林业优秀学术报告2016》)。

为了唤起人们对水的重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根据联合国《21世纪行动议程》第十八章关于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提请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和私营单位,在这一天举行切实可行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对保护水资源和饮用水供应的重要性认识。

自1994年以来,世界水日每年都有一个主题,1994年的主题是“关心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1995年是“女性和水”,1996年是“为干渴的城市供水”,1997年是“水的短缺”,1998年是“地下水——正在不知不觉衰减的资源”……2021年是“珍惜水、爱护水”。与此同时,联合国还在1996年成立了世界水理事会机构,每隔3年在世界水日前后举行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即“世界水论坛会议”。通过演讲,发表宣言、声明、文章等,为应对与水有关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古人云:“智者乐水”。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发后,水利部就决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起点时间的重合,并且延续一周,使宣传活动的效果更加显著。

根据中国国情,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每年都有所择重。1996年的主题是“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1997年是“水与发展”,1998年是“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999年是“江河治理是防洪之本”……2021年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2012年以来,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宣传口号,如“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大兴水利,广惠民生”“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搞好水土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等等。

尤其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水利部安排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如发表部长署名文章、发布宣传口号、制作主题宣传画、组织长江保护法宣传、举办水土保持法施行十周年宣传等,使全国人民增强了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工作,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谈宜斌 责任编辑:王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