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文化 >  文化 >  正文

“川主”李冰

时间:2021-03-05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为都江堰的创建者,李冰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李冰修建都江堰,奠定了成都平原后世成为“天府之国”的基础,也为当时秦一统中国提供了基本支撑。在中国早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中,都江堰独树一帜,也成为标志东方传统治水哲学的代表性工程。2019年,创建者李冰被水利部评为12位历史治水名人之一。

bdupload/image/202103/1614915178984048231.jpg

李冰其人

历史上对李冰个人信息记述较少,其中《华阳国志》是关于李冰个人信息记载最多的文献,成书于东晋永和三年(347年),作者是常璩。关于李冰的历史记载,《〈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有如此评述“《史》《汉》传李冰事,寥寥数语。至汉末,民间传说已多,崇拜李冰视同神灵,汉代之后,《风俗通》《蜀记》诸怪妄已多。唐宋之后,关于李冰,传说益滥。”由于历史文献中对李冰“半人半神”化的有限记载,使我们对其只能“推其大略”。

李冰生活在战国后期,大体在公元前3世纪。历史文献中没有对李冰生卒年份的明确记载,冯广宏先生推测李冰生于公元前305年左右、卒于公元前235年左右,可作为一说。

关于李冰的籍贯,学界主要有蜀人说、晋人说、蜀王后裔说等几种观点。20世纪90年代,山西运城解州的郊斜村村民自称是李冰后代,并在家庙里发现了清代的《李氏家谱》,其中追述了李冰的五十二世孙在宋末卸任后迁往这里定居并创立李冰家庙的事,为“晋人说”提供了依据。

李冰在任蜀郡郡守期间主持修建都江堰,但关于李冰何时为蜀郡太守,《风俗通义》《华阳国志》的记载有分歧,导致后来秦昭襄王说、秦孝文王说这两种说法。1962年,水利史研究所赵世暹先生发文认为,《华阳国志》中的记载存在后世传抄之误,因此推断李冰任蜀守的时间为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间,都江堰的修建时间也在此期间,这也是目前大家公认的结论。

李冰治水其事

李冰为蜀地的水利建设做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其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就是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从《华阳国志》中,我们大体可以了解当时都江堰的工程构成、主要功能等信息。

先说都江堰工程的形态。都江堰工程体系历经2200多年的发展,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那初建时的都江堰是什么样呢?从历史记载中梳理,可以发现李冰为都江堰工程做了三项开创性并延续后世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凿离堆、开宝瓶口,建成渠首枢纽。渠首枢纽是整个都江堰工程体系的核心,它的选址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从整个成都平原来看,这一位置处于成都平原的顶点,能使岷江水从此处顺畅流入内江、自流流遍成都平原,这对分洪、通航、灌溉都是最有利的;从岷江来看,此处位于岷江出山口段河流弯道的凹岸,便于分流、引水,同时可以利用弯道环流的作用将河底砂石排到外江、减少内江的淤积。渠首选址虽好,但施工难度大、工程量也很大。李冰采取火烧、水泼的方式,从离堆山体和基岩开挖出引水口,虽然施工费时费力,但从基岩中开出来的宝瓶口非常稳固,历两千多年而不变。

第二个贡献是开渠系、通水运、灌溉农田。最主要的内江干渠就是《史记》中所称穿成都的“二江”,也就是《华阳国志》里说的郫江、检江,也就是今天的府河、南河,灌溉三郡、沃野千里。除内江的两条干渠之外,李冰还开了条石犀河沟通内外江,开羊糜江引水灌溉外江灌区。

第三个贡献是立石人水尺。《华阳国志》中记载,李冰建都江堰后,“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1974年都江堰岁修时,在安澜索桥下方的河床上发掘出一尊完整的李冰石像,此后又陆续在渠首区域发现3尊无头石人像,证实文献记载并非空穴来风。石像的功能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监测水位,以保障都江堰的引水充足和防洪安全,实际上发挥着水尺的作用。

再说都江堰始建时的主要目的或功能。沟通水路是李冰当时修建都江堰的主要目的。《华阳国志·蜀志》说得明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然后才是“溉灌三郡,开稻田”。《史记》里也是如此记载。 随着历史的发展,灌溉功能则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灌溉效益越来越突出。

都江堰建成之后,成效显著,改善和优化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塑造了稳定、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极大地促进了灌溉农业和水运的发展,奠定了成都平原长远发展的基础,在汉代就被称为“天府之国”。

除了修建都江堰,李冰还曾在岷江流域其他地方、沱江和大渡河流域治水,如整治大渡河水道、改善水运条件,开宜宾的长江航道,通文井江和武阳江,导洛、沟通岷江与沱江,开发绵水灌溉等。

李冰治水的文化影响

李冰因治水贡献突出,两千多年来在巴蜀地区的历史地位非常高,被奉为水神、川主。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将李冰治水演绎成神话故事;在《华阳国志》中对李冰的描述也有神化意味;到了唐、宋,又演绎出李冰显灵抗击洪水的神话,且情节越来越丰富。

李冰的神化与青城山道教的发展也有密切关联。晚唐、五代时期,道教为了发展开始借助李冰在民间的影响力,将流传于岷江上游的“二郎神”演绎为李冰之子,李冰治水也演变成李冰父子治水的神话,以此扩大道教在成都平原的影响力、巩固其宗教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

关于李冰的文化遗迹很多,如都江堰渠首的二王庙、伏龙观,还有李冰祠、遍布四川的川主庙等。李冰祠在东汉就已经有了,唐代时李冰祠已有三处,至宋代已发展成“每临江浒,皆立祠宇焉。” 位于渠首的李冰祠,北宋时先改称李冰庙,南宋时被改为道观——伏龙祠,仍供奉李冰。明清时,伏龙祠改称伏龙观,民间称作大王庙,以有别于二王庙,并逐渐成为民间祈雨的主要场所。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以来成都平原及巴蜀其他地区的川主庙有200多处,根据谭徐明教授的研究,祭祀李冰的川主庙最早在明代、四川西部地区出现,然后迅速遍布四川各地。这一过程伴随着李冰和二郎崇拜的世俗化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其融合水神崇拜的水利管理的需要。

四川地区历代对李冰的祭祀非常重视,曾将其列入国家仪典。自东汉开始立祠祭祀,李冰也从一个真实的人逐渐被神化。到唐代之后,李冰又有了宗教身份,祭祀又跟道教活动夹杂到一起。到了宋代,国家政府开始对民间神进行封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李冰的继续神化、提升了祭祀规格。都江堰的开水节,其实也是对李冰的祭祀活动“功能化”的一种形式。宗教、祭祀仪式与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活动结合,可以通过对水利公共活动的神圣化,凝聚公众共识和公共事业的认同感,同时也是联系官府与民间的重要纽带。



作者:李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