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文化 >  文化 >  正文

荷兰人奈格:第一个治理黄浦江的外国人

时间:2022-08-11 来源:中国水利报

bdupload/image/202208/1660186983881209558.jpg

1933年的吴淞口灯塔  资料图片  

由于近年来参与推进黄浦江的志书编纂工作,我对上海的母亲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翻开荷兰人约翰·德·奈格治理黄浦江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也回味无穷。

人们到上海外滩旅游,看到江中轮船穿梭往来,对黄浦江的美景赞叹不已。其实,黄浦江的历史很短,不到600年。宋代之前还没有“黄浦江”,彼时吴淞江(苏州河)是贯穿上海北部的一条干流。南宋以后,由于海岸线向东推进,吴淞江河口段不断淤淀。又由于宋初太湖东筑长堤,兴建长桥,江堰来水减弱,水害加剧。明永乐元年(1403年)苏松水患,户部尚书夏原吉赴江南治水,采纳叶宗人的意见,开通范家浜,上接大黄浦,下接南跄浦口(今吴淞口),引导淀山湖一带水流改由范家浜东流,在复兴岛附近同吴淞江汇合折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长江。范家浜浚治之后,“水势遂不复东注松江,而尽纵浦水以入浦,浦势自是数倍于松江矣”,遂形成“黄浦夺淞”的局面。至明嘉靖元年,黄浦江水系全面形成。

黄浦江形成后,上海地区的港航重心也从吴淞江逐渐转到黄浦江,航运业由小到大,至明代中后期,上海港已进入区域性港口之列。清康熙年间,在上海县城设立江海关,进出港商船激增,成为全国四大口岸之一。到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港跻身国内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被誉为“东南之都会,水上至门户”。然而,到了清朝后期,受长江口潮汐的影响,黄浦江口和下游航道淤浅。河口有拦门浅滩吴淞外沙和吴淞内沙,最低水位水深分别为4.0米和3.4米,下游水深不适宜吃水6~7米的海船航行。因水深不足,进港货轮要先在吴淞口外抛锚,将部分货物卸至驳船,再乘潮驶入黄浦江,既增加运输成本,又制约了上海港进一步发展。治理疏浚黄浦江势在必行。

清光绪二年(1876年),荷兰工程师奈格应上海外国领事团之请考察黄浦江,提出黄浦江水太浅,不利于上海发展,并不断向清政府呼吁,最后在《辛丑条约》后面加上一条“疏浚黄浦江”,然后成立黄浦河道局,成为第一任总工程师。他应该是第一个负责治理黄浦江的外国人。

奈格通过详细调研、实地踏勘,作《吴淞内沙报告》,提出黄浦江河道主要靠潮水维持,需加大进潮量,制订漏斗形导治线,上游窄,逐渐均匀向河口放宽,以束水攻沙。奈格的治理思路是建导堤,阻止黄浦江水流的扩散,加快黄浦江在退潮时的流速,通过江水将泥沙挟带到长江深处,再由长江急流把泥沙冲走。在当时来说,束水冲沙之策可谓大胆创新。

1911年,奈格制订《黄浦江继续整治计划》,完成吴淞口外左导堤、右顺坝、北支内沙上口堵坝和北港至陈家嘴左右两岸大部堤工,开深南支新航道、挖泥600余万立方米。吴淞外沙水深达最低水位下6.3米,航道宽122米。吴淞左导堤工程与高桥新航道开挖工程,对治理黄浦江两沙起到重要作用。吴淞口疏浚导堤建成后,长江携带的部分泥沙被左导堤阻挡于堤坝外侧,加之左右两堤坝的导流作用十分明显,口外拦门沙和口内暗沙随水流冲刷逐渐消失,进出航道由1907年的4.5米水深、宽122米,至1911年冲刷为6.2米水深、宽213米,极大地改善了重载商船的进出条件。

1912年,上海浚浦局成立。奈格的学生、瑞典人海德生任总工程师,继续执行清宣统三年整治计划。至1921年,高桥港河段航道水深6.1米的断面宽270米,最深处7.3米,海轮可通畅进港。这些疏浚措施使黄浦江水深增加,航道平顺,利于大轮船的进出,促进了上海港的兴盛,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繁荣打下了水上交通的基础。此后,黄浦江经过不间断治理,才有了今天繁华的模样。

奈格在上海治水34年,为黄浦江治理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儿子特莱克继承父业,受聘南通治水,不幸献出年轻生命。父子两人,都值得永远尊敬和怀念。

2006年,一封来自万里之外的信函,寄送至原上海港口局港口中心,信函中特意说明:吴淞口疏浚左导堤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如今设限将至,提醒有关部门对导堤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必要的维护,并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邮寄者是当年承建导堤建设的荷兰利济公司,由此可见,荷兰人对待工程建设“百年大计、终身负责”的敬业精神和认真态度。


作者:欧阳田军 责任编辑:王盛楠
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