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文化 >  文化 >  正文

迎恩门前忆汪纲

时间:2022-07-12 来源:中国水利报

bdupload/image/202207/1657509795798730114.jpg

汪纲画像  资料图片

夜幕降临,我沿着西小路历史古街,经光相桥,漫步去绍兴城西迎恩门外的古运河畔。每次走在沿河石板路上,我便会想到800年前宋代的治水名臣汪纲。

生于徽州府黟县的汪纲,淳熙十四年(1187年),经考试选拔任职。数十年间历任桂阳、弋阳、兰溪等多地的行政主管,因政绩卓著而受到广泛好评。

嘉定十四年(1221年)冬,已过天命之年的汪纲,出任绍兴府知府,主管浙东安抚司公事兼提点刑狱。至绍定元年(1228年)冬离任,在绍兴知府任职的6年间,他筑衢路、修城池、建军营、招水军、固海防,特别是访查百姓疾苦,潜心治水,革除弊政的成效尤为显著,为后人所称道。在正史、历代府志的文字记载中,他是历代绍兴知府中,业绩最多的一位。

整治河湖

汪纲到任后,发现绍兴府城内“衢道久不修治,遇雨泥淖,几于没膝”,民间呼声强烈。他当即与本府佐吏精心规划、逐一兴工,先后用石料修缮、砌筑河岸,疏浚城内堵塞的运河河道,修整高低不平的道路,清除小路巷尾的污秽,恢复城内河渠便利。虽然到处在施工,由于事先计划比较周全,并未影响百姓正常生活。

诸暨县内有16个乡临湖,当地人利用湖泊灌溉,水利作用十分明显。后因豪强大族在岸边植树围田,逐步蚕食水面,导致湖面缩小,水流不畅。一遇大雨,就会形成涝灾。汪纲了解实情后,奏请朝廷下诏,由提举常平司挖开豪族私围的田,并下令禁止围田,重新恢复湖田的水利功用。

疏浚运河

西兴运河是西晋会稽内史贺循为灌溉鉴湖以北的广袤农田所开凿的古运河。唐元和十年(815年),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孟简,在贺循所筑西兴运河的堤塘基础上,改筑运道塘,成为漕渠新堤。

历经数百年风雨后,西兴运河出现大面积淤塞,严重影响漕运和民间水上交通。嘉定十四年(1221年)冬,汪纲禀报朝廷,请求疏浚西兴运河。除府内自备工匠、夫役、钱米外,由“朝廷支拨米三千石、度牒七道,计钱五千六百贯,添助支遣,通计一万三千贯”。汪纲随即组织力量投入施工。据记载,共疏导西兴运河水路50多里,使“河流通济,舟楫无阻,人皆便之”。同时,他主持在钱塘江南岸江口建起水闸,使淤泥不能进堤,西兴运河水不致轻易流失,保障了漕渠的畅通。 

整修纤道

沿西兴运河河岸而筑的古陆道,既是宋代绍兴府城通往西兴的主要驿路与纤道,又是护岸保田的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当地百姓反映强烈。为解民忧,嘉定十四年(1221年)冬,汪纲在大规模疏浚西兴运河的同时,增筑陆路纤道,并将其中一些地段的土塘改为石塘,与城邑相接,从而使“徒行无褰裳之苦,舟行有挽纤之便。田有畔岸,水有储积”,作用十分显著。在主持增筑陆路纤道时,汪纲还下令在人烟稀少的运河纤道畔,新建起8所“施水坊”。这些“施水坊”既能方便过往行人、纤夫休息,又能让守坊者有利可图,使“施水坊”长久维持。

此外,汪纲在疏浚、整治绍兴府城内外运河时,又主持增筑城内运河沿线的上大路、西小路、迎恩门内外至虹桥上纤码头,约五里的石质河墈,从而使陆路通畅,舟楫进出“牵汇坦夷如砥”。 

增修海塘

绍兴府下属8县,有5县濒海,各县历来筑海塘以避水灾。但每年因台风侵袭导致堤岸出险,受损庄稼达数十万亩。为此,汪纲专门在府库列出3万银两,作为抢修海塘、湖塘的备用专款,以便海塘出险后能及时修复。

嘉定六年(1213年),山阴后海塘溃决。前任知府赵彦倓主持修筑海塘6 120丈(约20 399.8米)。事隔10年,山阴后海塘再次受损。汪纲迅即征调劳力重修海塘,并命所在县乡加强巡察、维护。

会稽县曹娥庙濒临曹娥江,受风浪袭扰,险情不断。为确保安全,嘉定十七年(1224年),汪纲组织民工运石,垒筑起70丈堤塘,以抵御风浪。

赈灾减负

宝庆三年(1227年),境内突发洪涝灾害。汪纲迅即调拨米3.8万石、银5万两赈济灾民,并报请朝庭后免去当年租税6万多石,使受灾百姓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平常年景的水平。

汪纲在赈灾中了解到,从绍兴元年(1131年)起,征税就存在虚额,导致绍兴府的田赋负担较重。但前任官员怕影响升迁,便挪用专用资金以弥补缺额。汪纲认为,个人政绩事小,但欺上误民事大,便据实奏请朝廷,免去府内每年虚征9.5万银两的田赋,扫除了这一多年遗留的积弊。

在汪纲影响下,衙门风气清白如水。《宋史》对他赞赏有加:“纲学有本原,多闻博记,兵农、医卜、阴阳、律历诸书,靡不研究;机神明锐,遇事立决。在越佩四印(担任四个职务),文书山积,而能操约御详,治事不过二十刻,公庭如水……”绍定元年(1228年)冬,汪纲从他疏浚整治过的迎恩门驿馆前,登上驿舟赴临安任户部侍郎。数月后,因已到退休年限,他便主动辞去官职。在告老还乡前,朝廷特为他升官两级,并赐予金带。当汪纲去世的消息传到越地后,民众纷纷去寺观祭奠他。

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后人会永远记得。汪纲的业绩,不仅载入《宋史》,也载入历朝《绍兴府志》及现代的《绍兴市志》。800年后,在“名士之乡”绍兴新建的“绍兴名人馆”里,亦有他一席之地。


作者:童志洪 责任编辑:王盛楠
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