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文化 >  文化 >  正文

治水有方!了解包青天深受百姓爱戴的另一面

时间:2022-02-10 来源: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包拯(999—1062),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北宋名臣,累迁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后人敬称他为“包青天”。其实,包拯除了断奇案、治贪污,还治水有方,他治理西江水患,围堰造地、排沥屯田、掘井取水......深受老百姓爱戴。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2921345842811.jpg

故宫南蓄殿包拯画像

“包青天”的英名始于端州。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四十二岁的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知州,任期三年。宋《方舆胜览》记载,宋初端州“土旷民惰,不力于耕,夷僚杂居”,可见当时端州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一度是朝廷贬谪流放罪官之地。包拯到达端州后便四处勘测走访,查阅地方志和史籍,最终认为,筑堤防洪、排沥屯田、发展生产,是改变端州面貌的最好方法。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2947351898995.gif

主政端州期间,他本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信念,促进了端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原文化的南传。其中,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更是包拯治理端州的突出政绩。

治理西江洪涝

《粤东笔记》记载:“古称肇庆两水夹洲,当西江水涨时,诸岩皆可周游,宛似武夷九曲,盖西江之水,一从城南羚羊峡,一从星岩前后出沥水……”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2992549213688.jpg

古代西江经过三榕峡后,分成三条支流倾泻:主干由城南出羚羊峡;一支经南岸、金渡沿宋隆流往金利、高明;另一支沿着北岭山脚经七星岩后与出羚羊峡的干流会合。端州则是夹在两条支流水道之间的窄长地域,称为“两水夹洲”。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020873449341.jpg

明嘉靖年间肇庆府城图

在端州北边,有几条小河流,其中最大的一条小河叫沥水。每逢暴雨,北岭山泥沙便会被雨水冲涌下来,日久年深,沥水便积聚了大量的泥沙,逐渐淤塞。每年春洪夏涝,西江河水会淹没沥水河周围大片土地,使得七星岩一带汪洋一片,直至北岭山下。水退去时,沥水又因积聚了大量泥沙而排泄不畅,成为端州的灾患。

包拯到任后,为了治理端州水患,便在西峡枯水期把古时修筑的堤围加固延长,将护城堤围继续向西边构筑,一直延伸到龟顶山下和新城墙相衔接,封堵了三榕峡附近江面的入口,把西江水拦截于南边的河道,使现在的七星湖一带变成沥湖,并人工建造了两条沥水把西峡的水疏导回东峡,洪水不再闯入北边古道,在完善防洪排水体系的同时,又大大增加了可耕种的土地,使之地尽其利,为百姓添财。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081464545950.jpg

肇庆市鼎湖区砚洲岛

开创桑基鱼塘雏形

新增的耕地成了“官地”,包拯又贴出告示,发动百姓积极参与开垦,明确表示凡参与开垦田地的居民,可以优先以官价买到田地种养,若是暂时拿不出银两,可到收获季节以农作物抵交。一时间,端州掀起了排沥屯田,大力发展农耕的高潮。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133231977721.gif

包拯引导民众开渠凿池,改造沥湖(今称星湖),屯良田、备耕耘,着力恢复生产。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沼泽湿地便被垦为良田。他依照地势将田地合理安排,地势高的用作稻田、菜地,而低洼的地方则开辟为鱼塘、荷塘,堤围加固扩展,沥水逐渐排走,这种发展经济为根本的“屯田法”迅速改变了端州的贫困面貌,沉寂的端州终于慢慢有了生机。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148876112088.gif

包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堰造地、排沥屯田,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的雏形,还建造了储粮备荒的“丰济仓”,“聚谷于众,年丰则取之,民饥则与之”。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169981324839.jpg

肇庆市鼎湖区桑基鱼塘现貌

为民掘井取水

“南海风涛壮,西江瘴疠多。”据《肇庆府志》记载,宋代端州百姓经常出现“春瘴”疫情,整个端州变成了一个疫区,疾病流行。包拯到任后,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发现是老百姓饮用不干净的河水所致。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204972170148.gif

为解决当地百姓吃水难题,包拯想到了挖井取水的方法,亲自动手,在州署前开挖了端州第一口水井。随后,包拯又选了六个凿井地址,教导民众挖井取水。从此,居民饮用井水,既方便又卫生,瘟疫得到了彻底的根除。老百姓亲切地称这些水井为“包公井”,安徽合肥包公墓志铭也有记载:“端州为民掘井取水。”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225208135371.gif

包拯前后一共挖了七口井,分别位于州治内(称包公井,今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内,于1984年被填没)、州治西岳庙旁(称龙顶岗井,今存)、县学前街南(称义井,在肇庆中学斜对面,解放后被填没)、分司巷口(今十字路道源斋前,20世纪70年代被填没)、广济仓右(今米仓巷高要市委宿舍大院内,今存)、城北门左(称沙井,今宋城路披云楼下东侧,解放初期被填没)、主帅堂之前(今市第十五小学教师宿舍南侧,20世纪80年代被填没)。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239424187570.jpg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其在西门外者,曰龙顶岗井。民居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252400313711.gif

龙顶岗包公井位于端州城西龙顶岗西麓三联巷内,弧形花岗石砌井壁,石灰岩石砌井栏,范围大约10平方米,至今仍可用。2002年,它被列为了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修建了包公井亭,取名“清泉井亭”。

bdupload/image/202202/1644473266459213886.gif

包拯在端州主政三年,政绩突出,得到朝野称赞,1042年返京升任监察御史。主政端州,是包拯第一次担任州一级最高行政长官,他勤政爱民,排沥屯田,挖井除疾,治理砚赋,建仓修驿,兴文办学,做着实实在在的为民务实之事。在包拯的治理下,端州从一个边陲军事城堡逐步成为西江流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后来的两广总督府即设在端州达200年

责任编辑:王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