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农业 >  正文

山东农业用好水资源

时间:2022-09-0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bdupload/image/202211/1667870903641039733.jpg

在山东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农田里,水肥一体化指针式喷灌机正在进行浇水作业(2022 年 4 月21日摄) 王念摄 

山东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016年的7742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8000万亩左右,而农业用水量则较2016年减少了7.6亿立方米

在淄博生态无人农场,遍布田园的墒情传感器正不知疲倦地收集着“情报”。传感器发出提示:“1号地块缺水,请浇水。”农场智慧云平台接到这条“急电”,经过十几秒的自动研判,随即向田间自走式水肥一体喷灌机发出指令,喷灌机开启精准浇水作业

在前期实施48处大型灌区和120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基础上,山东省近两年又投资213亿元,完成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基本实现了灌溉计量到用水单元

“农业灌溉用水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后,每亩年均节水25立方米,全县年均节水达到2000万立方米,节水量占全年引黄指标的30%。”

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山东省,去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8%。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山东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4,属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这样一个十年九旱、丰枯交替的省份,在全省农田灌溉面积、农业总产量和总产值稳定增加的情况下,已连续18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山东,如何成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

发挥一滴水的最大效用

虽然今年汛期到来前,旱情较重,但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山丰村种粮大户王翠芬种植的小麦又迎来一个丰收季。“种粮食想收成好,靠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不过最重要的是把水用好,这样天再旱也可以稳获丰收。”王翠芬说。

山东是农业大省,而农业是用水大户。“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年均用水量216.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年均133.9亿立方米,约占用水总量的60%。

农业生产,基础在水。高密所在的胶东地区缺水更为严重。种了3000亩粮食和3300亩蔬菜的王翠芬说,从2009年购置第一台自走卷盘式喷灌设备开始,她已陆续买了23台这样的设备,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夏种后的玉米地满目苍翠,放眼望去,一台台“大飞机”模样的喷灌设备在田间缓缓移动,两侧“机翼”上的喷头正喷洒着细雨般的水雾。从水坑里抽上来的水,就是靠这些设备“无缝隙”洒到地里,滋润农作物生长。

记者在高密、齐河、平原等多个产粮大县采访发现,当前种粮大户配备自走式喷灌机甚至滴灌已经成为田间标配。这些先进设备节水效率高,灌溉质量明显提升。

如何“因水制宜”,把一滴水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山东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二级调研员宫永波说,近年来,针对沿海经济发达区、平原井灌区、低山丘陵渠灌区、引黄井渠结合灌区、城郊区等不同区域水源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兼顾先进高效和方便实用,山东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无井房射频卡控制、提水泵站固定管道输水畦田灌溉、粮食规模种植区喷灌机灌溉、经济作物种植区喷微灌等农业节水模式和综合性节水技术措施,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节水农业发展之路。

作为蔬果生产大省,山东在蔬果产业上节水力度也很大。寿光市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技术员范方青说:“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相对于传统方式能节水50%左右,还有效避免了水肥过量。”2016年以来,寿光市新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年节水近2100万立方米。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山东突出耕地质量提升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动田、土、水、林、路、电、机、管综合配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实施,项目区亩均节水率达24.3%,灌溉周期缩短了5天至7天。

山东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副处长郭向宁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016年的7742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8000万亩左右,而农业用水量则较2016年减少了7.6亿立方米。

农业节水充满“科技范”

在淄博生态无人农场,遍布田园的墒情传感器正不知疲倦地收集着“情报”。

传感器发出提示:“1号地块缺水,请浇水。”农场智慧云平台接到这条“急电”,经过十几秒自动研判,随即向田间自走式水肥一体喷灌机发出指令,喷灌机开启精准浇水作业。

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打造了这家生态无人农场的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预警和分析。公司副总经理徐林生介绍,喷灌机实现了变量浇水。“比如,这个区域土壤湿度是30%,那个区域是60%,要想统一达到70%,那么喷灌机走到30%的区域喷水量就大,在60%的区域就减少喷水量。达到标准后,喷灌机会自动停止作业,实现精准用水。”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带动的原则,山东省建立了节水设施设备、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平台,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和转化,支持和鼓励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与农机、农艺、农技相结合,引领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发展节水农业。

山东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2万余亩农田里架设了16套水肥一体化指针式喷灌机。公司负责人张研生指着手机上的终端控制系统说,根据土壤墒情,什么时候需要浇水了,只需动动手指,设计好行走时间,设备就能自动浇水。“浇1亩地,过去大水漫灌需要六七十立方米水,现在通过这些设备,只用十三四立方米水。”

不仅微观主体科技含量高、节水量大,从全局看,引黄灌区节水配套效果也凸显出来。

黄河是山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客水资源,沿黄各市均属于粮食主产区,引黄供需矛盾突出。

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说,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山东省在前期实施48处大型灌区和120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基础上,近两年又投资213亿元,完成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基本实现了灌溉计量到用水单元。

经过节水改造,目前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5397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了0.65以上。同时,灌区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亩均灌溉用水量由之前的280立方米降到160立方米左右,亩均粮食产量提高50公斤至100公斤。

记者在德州市潘庄灌区溢流堰现场看到,这里的引黄干渠经过了护底护坡衬砌改造。德州市潘庄灌区运行维护中心主任李建民说,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后,干渠输水效率从原来的60%多提升到近90%。

在东营市垦利区,实施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和农业节水工程后,农业灌溉用水量同比减少14%,每年可实现农业节水1200万立方米。

在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齐河县,当地通过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计量点安装计量设施272个,实现了计量到乡镇、到片区的目标。目前,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6.89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2.82%。与地面大水漫灌相比,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地块每亩每年可节水50立方米左右,年节水量4300余万立方米。全县灌区软硬件设施、管理及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为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拧紧农业“水龙头”

“这么多年浇地都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用了多少水。这回不仅知道浇一亩地需要多少水,而且还知道节约了多少水,少花了多少钱。”宁津县引黄灌区项目受益群众说。

从2016年开始,宁津县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由浇地按电收费改为按用水量收费,并配套建立起初始水权分配、超定额累进加价、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等机制。初始水权确权到户、发证到村,注明每户水权量、可转让水量、转让条件等信息,水权看得见、摸得着、可转让。

有了这些制度,多用水多花钱、少用水少花钱的机制让节约用水深入人心,大家都想尽方法节水。宁津县刘武营乡庞寨村农民庞永峰说,之前就是一大畦满畦灌,用时长,费电费水,也不太在乎。现在按用水量收费,庞永峰把大畦改成短小畦,既缩短了浇地时间,也节约了用水。

“农业灌溉用水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后,每亩年均节水25立方米,全县年均节水达到2000万立方米,节水量占全年引黄指标的30%。”宁津县水利局局长孟吉海说。

在保证粮食安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山东省强化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定额内用水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农业用水新机制。根据用水户的用水量情况制定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达到了依托价格杠杆撬动节约用水的目的。目前,全省已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5272万亩。

山东还引导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和农业用水专业合作社,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节水,扩展农业节水新空间。

栖霞市地处丘陵山区,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小型水库、重点塘坝和大口井是主要水源。当地推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探索形成了“乡镇政府主管、用水合作组织牵头、受益农户参与”的农业节水服务模式。

栖霞市一滴水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亭口镇田家水库为中心,构建起“联合社+村合作社+农户”的高效节水灌溉网络,灌溉区域覆盖33个村庄,管路21万米,灌溉面积27000多亩,服务农户5700多户。2019年胶东地区遭遇干旱,类似年份田家水库基本处于干涸状态,通过一滴水联合社的高效运营,服务区域的农地得到充分灌溉的同时,水库蓄水量还有近50%。

栖霞市水务局局长林书杰说,全市已建成覆盖400多个村庄、9万余户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网络,受益农民22万余人,总面积达35.8万亩。“经测算,与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相比,全市农业节水灌溉年节水总量约2400万立方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益显著。”

数据显示,山东以占全国约1%的淡水资源,灌溉了占全国约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约8%的粮食、9%的肉类、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念 张志龙 贾云鹏 责任编辑:王颖
文创
技术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