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 >  社会活动 >  正文

陕西省启动开展“助力十四运会 节水陕西空瓶行动”主题活动

时间:2021-09-08 来源:陕西省节约用水办公室

9月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组委会的指导下,由陕西省水利厅、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日报社主办,陕西省节约用水办公室、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安市慈善会承办的“助力十四运会 节水陕西空瓶行动”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宇涛、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贾琳、陕西日报社副社长梁伟、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鹏、西安市慈善会副会长王健康、陕西省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吴萍、陕西省水利信息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辛石,群众新闻网总编辑朱剑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并上台现场扫码,制作个性专属“空瓶行动”海报转发朋友圈,共同启动“助力十四运会 节水陕西空瓶行动”主题活动。20余家省级主流媒体和网络大V参加了启动仪式。

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宇涛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践行“节水优先”方针,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工作成效显著,用水效率步入全国第一方阵。一是政策制度先行夯实节水基础,修订发布了《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推进《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修订立法进程。二是用数据见证节水发展,累计建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54个,国家级节水型城市3个,省级节水型城市8个;多领域多部门协同开展节水示范单元建设,共创建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居民小区932个;20所高校率先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节水改造,合同节水管理效果明显。三是节水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寻找节水达人”“节水知识大赛”“节水征文”等专题活动引人入胜,参与者众多,并运用网络直播、抖音视频、H5新媒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宣传效果。 

宇涛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省情水情,全面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动陕西省节水工作再上台阶。要积极参与“空瓶行动”,拒绝浪费水资源,成为节水爱水护水的宣传者、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节水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绿色风尚,为陕西省和国家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本次主题活动分为线上推广和线下启动两个阶段,线上推广时间为2021年9月6日至12月31日。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网络专题设计搭建、全媒体报道,以十四运会志愿者为主体,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加入“空瓶行动”,拒绝“半瓶水浪费”,带动和引领社会形成节水护水文明风尚。活动期间,省引汉济渭公司将向十四运会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共计18万余人捐赠公司生产的子午雨露山泉水,让大家提前喝上了甘甜优质的汉江水。 

线下启动仪式上,首先滚动播放的“节水中国 唱响陕西MV”视频,不仅带来了视觉盛宴,还展示了陕西节水、治水成就和陕西人民的节水热情。接着发布了空瓶行动宣传海报和宣传视频,广大市民朋友通过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并上传一张“空瓶”照片,制作H5个性专属海报,成为“让十四运会志愿者提前喝上汉江水”的助力者和“空瓶行动”的践行者。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鹏介绍了引汉济渭工程在解决关中水资源短缺、支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引汉济渭人因为懂得凿穿巍巍秦岭的不易,因为每一滴水都凝聚着成千上万建设者的智慧与风险、鲜血和汗水,在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各项活动中更加珍惜水资源,提倡节水理念,实施节水措施,并重视节水宣传,充分发挥引汉济渭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节水氛围。 

西安市慈善会向省引汉济渭公司颁发子午玉露捐赠证书。

青年志愿者代表宣读“助力十四运会 节水陕西空瓶行动”主题活动倡议书。倡议大家加入“空瓶族”,积极参与“助力十四运会 节水陕西空瓶行动 ”,在为十四运志愿者送上甘甜的汉江水的同时,要一人管好一瓶水,尽量喝完满瓶水,带走喝不完的半瓶水,养成饮水好习惯。倡议大家树立节约用水理念,将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理念根植于心、付诸于行;主动了解省情水情,主动学习节水妙招,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消除水杯中的浪费,使节约用水成为家庭风尚、城市品格。倡议大家以“宣传节约”为荣,提醒身边的人,积极制止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做勤俭节约的宣传员,引导家人、同事、朋友增强节约用水意识,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观念,营造良好节水氛围。

小举动传递大温暖,小水瓶装满大爱心。我们期待,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投身到“空瓶行动”中,为参赛运动员传递陕西力量!为节水贡献陕西力量!我们坚信,节水必将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作者:张婕 责任编辑:王颖